古诗词押韵相关知识

2024-12-28 03:04:41 浏览
古诗词押韵相关知识

古诗词押韵相关知识

韵是古典诗歌格律的基本要素之一。作者在诗歌中用韵,叫“押韵”。从《诗经》一直到以后的诗歌,包括民歌,几乎没有不押韵的。

所谓韵,就是相当于汉语拼音中的韵母。一个汉字的拼音一般都有声母,有韵母。

例如:

“方”字拼成fāng,其中f是声母,ang是韵母。再看“帮”bāng,“长”cháng,等,它们的韵母都是ang,所以他们是同韵部的字。

凡是同韵部的字都可以押韵,也就是把同韵的几个字都放在句尾,所以也叫“韵脚”,一首诗里都用一个韵部的韵脚,就叫“押韵”。

例如:

闺怨[唐]王昌龄

闺中少妇不知愁(chóu),春日凝妆上翠楼(lóu)。

忽见陌头杨柳色(sè),悔教夫婿觅封侯(hóu)。

这里的“愁”、“楼”、和“侯”押韵,因为它们的韵母都是ou。“色”字不押韵,因为它读作sè,它的韵母是e,跟“愁”、“楼”、“侯”不是同韵字。依照诗律,像这样的四句诗,第三句诗是不用押韵的。

在汉语拼音中,a,o,e的前面有时还有i、u、ü,如ia,ua,ie,üe;后边有时还有i,o,n,ng,如uai,ao,iao,an,ian,uan,üan,iang,uang,iong,un,ueng,ün等,这种i,u,ü叫做韵头;i,o,n,ng叫做韵尾。不同韵头、韵尾的字也算是同韵字,因为它们的韵干(韵的主干)也可以押韵。

例如:

蚕妇[唐]杜荀鹤

粉色全无饥色加(jiā),岂知人世有荣华(huá)?

年年道我蚕辛苦,底事浑身着苎麻(má)?

“加”、“华”、“麻”的韵母是ia,ua,a,韵母虽不完全相同,但它们的韵干都是a,因此也是同韵字,押在一起,读起来时同样谐和的。

押韵的目的是为了声韵的谐和。同类的音韵在同一位置上的重复,这就构成了声音回环的美。但是,为什么当我们读古人的诗的时候,常常会觉得它们的韵并不是十分和谐,甚至很不和谐呢?这是因为时代变迁,语音起了变化,我们用现代的语音去读古诗词,自然就会有这样的现象了。

例如:

寒食[唐]韩翃

春城无处不飞花(huā),寒食东风御柳斜(xié)。

日暮汉宫传蜡烛,轻烟散入五侯家(jiā)。

xié和huā,jiā不是同韵字,但是,唐代“斜”字读像jiá,和现代上海、杭州等地“斜”的读音一样。因此,在当时是谐和的。

又如:

江南曲[唐]李益

嫁得瞿塘贾,朝朝误妾期(qī)。

早知潮有信,嫁与弄潮儿(ér)。

在这首诗里,“期”和“儿”都是押韵的;但是按今天普通话去读,qī和ér就不能算押韵了。如果按照上海话的读音念“儿”这个字,念像ní音(接近古音),那就谐和了。

今天我们当然不太可能(也没必要)完全按照古音去读古人的诗歌;不过我们应该明白这个道理,才不会去怀疑古人所押的韵是不和谐的。同样,如果你日常所说话的语音如果不是属于北方语音区的,写作古体诗歌的时候,就可以纯熟地运用你所熟悉的家乡方言的语音来押韵了。


怎样学写古诗词——押韵(快乐的搬运工)

中国文学分为韵文与无韵之文,韵文包括诗、赋、词、曲以及箴铭、颂赞、诔祭等。 韵文讲究押韵,如《陋室铭》中的“名、灵、馨、青、丁、经、形、亭”字字相押,读来和谐。 诗文有了韵,便意味着特定音节有规律重复,诵读时能感受到整饬之美与节奏之美,有韵之文既悦耳又易记,能激发情感。 诗词都属于韵文,必须押韵。 但因古今音的差异,很多人对押韵意识不足。 实际,古人设立了韵书作为判断押韵的标准。 平水韵作为宋以来的押韵标准,其韵部与唐代诗人用韵实际一致,便于后人学习与保持与唐人文化的连续性。 韵书中以一汉字代表一韵部,如东韵和冬韵,虽读音相同但在古代有着严格区分。 掌握词韵只需对照韵书,今天的词韵标准是《词林正韵》。 此外,诗词体裁不同,会涉及换韵或复杂用韵,需注意区分。 如《将进酒》更换六次韵脚,且存在“听”与“醒”的多音字情况,需按韵书规则使用。

古诗的押韵规则是什么

古诗的押韵规则是什么:古诗押韵规则是平仄格律。

平仄是律诗的基础规则,分为五律仄起式和五律平起式。 律诗的首句可押韵也可以不押韵,首句常押韵。 五言的平仄有四个类型,可以构成两联。 七律是五律的扩展,是在五字句的上面加一个两字的头。

仄上加平,平上加仄。 其格律非常严谨,每首八句,每句七字,共五十六字。 其第一、二句称为“首联”,三、四句称为“颔联”,五、六句称为“颈联”,七、八句称为“尾联”。

1、平仄是律诗中基础的平仄规则,应用到后代的词曲,分为五律仄起式、五律平起式。 律诗的首句可押韵也可以不押韵,首句押韵与否一般与对仗有关,首联不对仗,首句常押韵:首联对仗,首句常不押韵。

2、五言的平仄,只有四个类型,而这四个类型可以构成两联。 即:仄仄平平仄,平平仄仄平;平平平仄仄,仄仄仄平平。 如:

王维《相思》:红豆生南国,仄仄平平仄,春来发几枝。 平平仄仄平。 (韵)愿君多采撷,平平平仄仄,此物最相思。 仄仄仄平平。 (韵)

3、七律是五律的扩展,扩展的办法是在五字句的上面加一个两字的头。 仄上加平,平上加仄。 其格律非常严谨,在字句、押韵、平仄、对仗各方面都有严格规定。 篇幅固定。

每首八句,每句七字,共五十六字。 其第一、二句称为“首联”,三、四句称为“颔联”,五、六句称为“颈联”,七、八句称为“尾联”。

为什么要押韵

诗是韵文。 不押韵就不是诗了。 但是,韵文又不仅仅有诗,词牌,散曲,戏曲词,歌词,包括以前的赋,都是韵文。 诗和词只是相对精致,短小的韵文。

那么为什么会有韵文产生呢?咱们最基础的韵文是什么?“顺口溜”。 押韵就是为了让句子念起来“顺”,在每个句子最后用相同的韵母来表示句子完结,给说话的人找准节奏,增强句子的韵律性,让人读起来能卡在点上,抑扬顿挫,可诵可唱。

如果连顺口溜都做不到,就不要说写诗了。 因为诗词的韵脚不单用来断句,找节奏,还可以通过韵脚的多种变化来反应情感,增强诗歌的感染力。 押韵也成为了诗词一种修辞方法,不再仅仅是一种形式。

古诗平仄规律及押韵是什么?

古诗平仄规律及押韵如下:

首句可押可不押,下句必押平声韵, 律诗是二四六八句押韵,绝句是二四句押韵,无论律诗还是绝句,首句均可以押韵或不押韵。

实际上诗词里每个字的平仄,不是按现代汉语的阴阳上去四声来划分平仄的,而是按一种特殊的韵书叫平水韵的来划分四声,划分的方法与现代汉语有一些区别。

诗、词、曲押韵规则各有不同,概述如下:

一、古体诗(包括古风、歌、行、吟)押韵较为宽松,可以换韵,可以押邻韵。

二、词和曲因词牌、曲牌不同,押韵规则不同。 有的规定较严,只能押平声或仄声韵,中间不能换韵;有的规定平仄韵可以通押;有的规定中间必须换韵等等。

三、近体诗押韵规则较为严格。

 葛根山药丸的作用  日语中级培训  孤城浪子学历  逗号酒店  韶关酒店  自考本能转专业么  李沧区康宝莱  杭州快驰科技有限公司 
本文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请联系本站客服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

热门推荐